曾经领导人们度假圣地--“夏都”北戴河

头像
编辑:小男
2012-07-15 16:13:41  来源于:网上收集

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"> 曾经领导人们度假圣地--“夏都”北戴河Style="width: 400px; height: 271px" />

Style="margin: 0px; font-size: 12px"> 北戴河合影:周恩来(右一 )黄敬(右二)韩文信(右三)陈毅(左二)邓颖超 (左一)

Style="margin: 0px; font-size: 12px">  

Style="margin: 0px; font-size: 12px">     得知了山海关机场有飞机这一情况,晚上11点半钟,周恩来亲自打电话给叶群。据当事者记述,通话内容是这样的:周恩来问叶群说:“林副主席好不好呀?”叶群说:“林副主席很好。”周恩来问叶群知道不知道北戴河有专机。叶群说她不知道。叶群稍微顿了一下后,又改口对周恩来说:“有,有一架专机,是我儿子坐着来的。是他父亲说,如果明天天气好的话,他要上天转一转。”周恩来在电话里又问叶群:“是不是要去别的地方?”叶群回答周恩来说:“原来想去大连,这里的天气有些冷了。”周恩来说:“晚上飞行不安全。”叶群说:“我们晚上不飞,等明天早上或上午天气好了,再飞。”周恩来又说:“别飞了,不安全。一定要把气象情况掌握好。”接着,周恩来还说:“需要的话,我去北戴河看一看林彪同志。”周恩来提出要去北戴河,这一下子叶群慌了起来。她马上劝周恩来不要到北戴河来,说什么:“你到北戴河来,林彪就紧张,林彪会更不安。总之,总理不要来。”

  当时周恩来说的这番话,并不是想稳住林彪、叶群,而是确实打算去北戴河,为此已经让杨德中准备飞机。周恩来已经想到林彪有外逃的可能,于是他要求立即准备两架飞机,并说“如果林彪要起飞,我到山海关机场去拦他。”

  在这紧要的关头,周恩来还是想阻止这位党章上写着的“副统帅”、“接班人”走上绝路。对林彪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的表演,周恩来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以为然,这次是为维护党的利益和威信所采取的行动。

  据李文普回忆说,周恩来总理打过电话后,林彪坐在沙发那里,他那张蜡白的脸变得更白了,他说:“今晚反正睡不着了,你准备一下东西,马上就走。”叶群也惊慌地说:“越快越好。”林彪命令一下,96号楼便开始忙了。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走的这么慌张。

  林彪一行强行开车离开96号楼,向北戴河海边冲去,直接上了256号飞机,强行离开山海关机场后,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。现在的96号楼,满目疮痍,破败不堪。

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"> 曾经领导人们度假圣地--“夏都”北戴河Style="width: 400px; height: 248px" />

    邓小平:浴场“会见”群众

  邓小平对北戴河海滨很熟悉,很有感情,他特别酷爱这里的大海。每年到达北戴河的当天,他都要下海,离去的那天,他还要下海。天再冷,浪再大,他都舍不得放弃。在浴场,小平同志喜欢与群众打成一片,上岸休息时经常向他们挥挥手,有时还要交谈上一会儿,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。1980年8月4日上午,小平同志在西山浴场畅游了近两个小时,上岸换好衣服后,小平同志与夫人卓琳以及女儿一起在浴场过道里休息。游人们知道邓小平在这里,都放慢了脚步,热切地向过道里张望,想看上一眼这位举国尊敬的领导人。似乎是看透了游客们的心思,邓小平示意卓琳往旁边坐坐,敞开游人的视线,这样就一下子拉近了党和国家领导与普通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。过了一会儿,小平同志走向浴场阳台,坐在藤椅上观赏海景。他不时地环顾一下周围的游人,发现很多人都在他坐的地方拍照,但距离太远了,有几个人似乎还想再走近一些。看到这种情况,他叫来警卫人员,让他们去请游人们过来拍一张合影,并亲自选了一个有台阶的地方,又请了一位当地的摄影师。大家上前就位,小平同志然后对摄影师提出一个要求:“大家都不挡住才好。”照完相,又嘱咐摄影师说:“合影要收工本费,每人一张照片。”参加这次合影的游人都是凑巧碰上的,大多是来自清华、北大的学生,也有一些工人、干部和解放军战士。小平同志的“会见”和言语让每个人都很激动,大家高兴地长时间鼓掌致意。

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"> 曾经领导人们度假圣地--“夏都”北戴河Style="width: 500px; height: 375px" />

    北戴河何去何从

  1984年:北戴河18年中断办公后再度恢复

  中共中央自1954年建立的北戴河暑期办公制度,持续到1965年夏天。这一年夏天国内经济状态大有好转,政治气氛却显得沉闷,尤其是在毛泽东提出警惕“中央出修正主义”后,许多干部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不正常,交际大大减少。大多数电影和戏剧因被打上“封、资、修”的标签而被禁,这使海滨剧场也显得单调和冷清。北戴河海滨在“文化大革命”前的最后一个夏天,中央来的领导人已不多,预示着一场人为的风暴将会来临。

  自1965年11月至1966年7月,毛泽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,有8个月住在南方不回北京,返京后直接在中南海领导运动,也不再来北戴河。在1966年,以中共中央发出的“五一六通知”为标志,“文化大革命”正式开始,随后中央机关内也卷起相互攻击、揭发和贴大字报的风潮,以致“当权派”们几乎人人自危。在这样一个夏季到来时,到北戴河避暑根本无从谈起。原来设立的暑期工作委员会也随着“文化大革命”的到来而取消。北戴河的暑期办公制度就此中断了18年,然而此间中共中央在那里召开的诸多会议和留下的重大决策,却留在了史册之上,值得人们认真地反思……

  上世纪70年代末,随着“文化大革命”被否定,大批曾受到冲击的老干部得到平反,中央和地方的疗养院又重新收归各个部门,过去的疗养制度又逐渐恢复。一些年事已高的中央负责人在夏天到北戴河半休养半办公,国内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动、重要决策又开始和北戴河有关。

  1983年为了整顿社会治安而进行“严打”的决定就出自北戴河。同年,当时的国务院领导到秦皇岛视察,说明暑期中共中央。国务院要在北戴河办公。从1984年开始,北戴河再次被称为中国的“夏都”,不仅中共中央、国务院的领导人夏季到此办公,包括中顾委的领导都来此办公休养。为适应形势发展,自70年代末,国务院也开始对外宾休养所陈旧的房屋设施进行改造,新建了一些二至三层的新式楼房,每逢假期,又能供越来越多的驻北京的他国外交人员在此休息。为了更好的适应改革开放的大发展,1987年将外交人员休养所正式更名为外交宾馆。

  1983年邓小平到北戴河居住,于7月31日视察秦皇岛;1984年8月16日,邓小平在北戴河接见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;1985年7月21日邓小平在北戴河会见了日本参议院院长木村睦男;同年8月1日,邓小平会见了日本公明党访华团,强调了改革开放是坚定不移的;1987年7月24日,邓小平在北戴河会见了14位对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的自然科学技术工作者;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,再次来到北戴河,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来到这里,默默的告别大海

  除邓小平外,其他很多中央领导人也在北戴河一边休养一边办公,尤其是整个90年代,北戴河的夏季都成为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、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政协等单位在暑期办公的重要地点,很多领导人在炎热的夏季都在此一边办公一边游泳,处理了诸多重大事务。这些领导人有胡耀邦、杨尚昆、万里、张爱萍、田纪云、李鹏、谷牧、廖汉生、康克清、丁关根、温家宝等等,北戴河成为了夏季中共中央处理内政外交的办公场所,是名符其实的“夏都”。 


本文标题:曾经领导人们度假圣地--“夏都”北戴河 - 旅行者
本文地址:www.hnebbs.com/qiche/lvxingzhe/2020.html

大家都在看
我要说一说
优生活 星座驾 名车库 旅行者
热辣美图
张庭夫妇社交平台被禁言,张庭曾哭诉“你们知道我有多努力吗?”

张庭夫妇社交平台被禁言,张庭曾哭诉“你们知道我有多努力吗?”

2021年12月29日,演员张庭夫妻二人创立的“TST庭秘密”品牌及其运营主体因涉嫌传销被立案调查。有代理商曾表示:投几十W没挣到钱,面膜一两元卖一百多。2022年1月2日,TST庭秘密实控人张庭的抖音号被禁止发布作品。违规处罚说明显示:该